其他
“作者死了”吗? ——关于“文学与作者”的对话(上)
日前,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北京外研书店举办“文学与作者”座谈会暨《作者》新书首发式。《作者》一书的作者——中国人民大学刁克利教授,特邀嘉宾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剑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,与读者畅谈“文学与作者”的方方面面。
刁克利:大家都知道,《作者之死》这篇论文旨在敞开阅读,带来阐释的自由。读者可以自由地进行阐释,这样就会给文本带来多义性,同时也可能阐释过度、阐释无效,没有一个标准。文中提出,文本狂欢,作者就要死去。这篇论文的篇幅不长,只有六七段。到现在,反驳它的论文不少,但影响力很难和它相比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作者自诞生之始,就引发了诸多争议。古典时期,柏拉图的诗论中便有丰富的作者理论,有深刻的启示,但也有巨大的矛盾,亚里士多德针对这些矛盾和启发进行了辩驳和发展。到了文艺复兴时期,高森和锡德尼曾关于诗之功用或者作者之功用展开论战。浪漫主义时期,现代科学突飞猛进,皮科克与雪莱就诗人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产生了分歧。所以说,对作者的质疑一直存在,《作者之死》的出现不足为奇。按照思想发展的逻辑,从“上帝之死”到“人之死”再到“作者之死”,这是早晚的事情,只不过是到了六十年代,巴特在当时语境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变化并明确提了出来。
相关阅读